转回首页印光大师专集增广文钞卷   

上一篇 下一篇

与徐蔚如居士书六

  接手书,及《观经嘉祥大师义疏》。一再细阅,其文法实在令人迷闷。一句话反覆数说,而义意含糊。兼且只派名义,前不详其所以,后不结其归宿。光意此疏,恐未必是嘉祥大师亲笔。当是东洋耳食之徒,冒名而作。否则纵令传写致讹,不致通皆不成文理,杂沓琐碎,绝无显示大义,如须弥高出于海,八风悉吹不动,纵令好为更端者,不能移易一字之处。是为可疑。《十一面疏》亦然。彼慕吾国高人之名,妄自著书。不知自非高人,冒名亦冒不到耳。又北京近所印书,皆用毛边纸。此纸现视颇好,久则发脆。光在京时,见百余年外之书,纸皆发脆。粗心人翻阅,便见破碎。心窃疑之,而不知其所以。光绪三十一年,问仁山先生。彼云被煤烟熏过之故。其说虽有理,亦不能息疑。以藏书多者,岂皆在有煤烟处。红螺无煤,书亦发脆。知先生此言,殆想出之理由,非实验之的据。至前年到藏经院,与一老做书者,谈及纸性。因说北京旧书皆发脆,彼云此系毛边。毛边新时觉得厚实坚固,以草料多,竹料少,故久则发脆。毛太、重太纸质,不如毛边坚实,经久不变。外行人多以毛边为美,我等做书各工,亦愿做毛边,以其硬爽好做。实则毛太、重太经久。光闻,疑心豁释。

简体标点本  2002年7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