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接手书。知居士近来修持亲切,自讼寡过,希圣希贤。非徒 博一修行之虚名而已。欣喜无量。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 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即自讼寡过,克已复 礼,若能自讼,自然寡过,寡过即克已之实行,既能克已,自然 复礼矣。)持斋警策,意甚真切。但须脚踏实地,尽力做去。否 则便成妄语中妄语。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皆 以唯说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宝山,空手而归。可痛惜哉,可痛 惜哉。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 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法,即寇 贼皆为赤子。调御失道,虽手足亦作怨家。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不至卒发。   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 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 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 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 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 美色而动欲之烦恼。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妾为相济继祖之恩人, 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 立之烦恼。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至 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校。又作自己前生 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 之烦恼。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 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炼纯。   莲因淤泥滋培,方得清净光洁。境无自性,捐益在人。三业 四仪,(四仪即行住坐卧)常持颜渊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曾 氏之三省。暗室虽无人见,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荫乎隐微,罪 福判若天渊。若能如是修省,将见举动皆善,恶无从生矣。此实 正心诚意之宏规,切勿谓释氏琐屑,不若儒者之简捷也。若论念 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 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   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 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 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 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 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至于念佛, 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 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 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 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 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 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 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 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 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 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 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 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 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 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 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 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 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 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   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 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 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 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 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 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 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 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 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   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 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 精,二利咸失耳。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 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 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 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 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 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 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 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